红楼老太君(13)
作者:
传山 更新:2021-07-05 01:04 字数:3113
接连半个月的大太阳,利于庄子上收割。
收割完毕,还有筛掉稻谷中的瘪谷以及一些没有剔除干净的细稻穗以及一些土疙瘩。
一直到稻谷晒干,全程在宫中侍卫的监视下,优化过的稻谷种子,每亩增产了两百四十斤稻谷。
精耕细作,还有细心的培育,全是用汗水换来的这一切。
皇帝拿着三儿子递上来的奏折,帝心甚慰。抚须大笑,在早朝的时候,甚至对着诸位大臣们说道,“贾代善的儿子,不从军依然能为朝廷做贡献。此子一片赤诚,朕也不忍心让忠诚良将之后就此落没下去……”
最后,因为优化稻种出了奇迹,贾赦的爵位在一等将军的基础上升为荣丰伯。比之前的爵位又高了两级。
礼部动作很快,又来了一次,门匾换了,换成了荣丰伯。
前面的荣字继承了荣国公的荣 ,丰是代表丰收。
这名字好,吉利。别人怎么想的,皇帝不管,反正他觉着吉利。
就这样,贾赦成了荣丰伯。不敢得瑟的荣丰伯,此时在荣禧堂内,正在被老母亲教育,“有了新的封赏是好事,但你们夫妻不许骄傲自满,不许在外跋扈。
要知道,这只是起点,听我的,以后咱们家会越来越好。
还有老大,我立了个家规,你瞧瞧,觉得有什么不对,提出你的意见。你二弟那边,我也派人送了信过去。”
说完,递给贾赦几张纸。另外一份递给张氏。
“母亲,我明白的,在外一定谦虚谨慎,小心行事。”贾赦没有看纸张,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辛苦几个月,全身心的扑在庄子上。从开始的不适应,瘪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到现在,他习惯每天都早起,没有农田转悠就围着府中的果树转悠,想着怎么嫁接,能让果树结更多的果子,口感也更加的清甜。
他现在是半个农事专家,说起种稻谷来,那是头头是道。
别的农事,他也是懂一些的。只是没有多专业 ,自己也会做。
杨清递给他们的是补充的家规,其中有一条就是,以后成亲十年无子方可纳妾。差不多是二十八岁左右才可纳妾,这还是在无子的情况下。
有子,是不能纳妾的。
贾赦看了补充的家规,嘴角抽搐几下:母亲真能折腾。
他不方便说话 ,倒是张氏满心欢喜的问了,“母亲,那夫君如今的妾室,怎么办?”
这个事,杨清也考虑过,心中有章程,“老大家的,老大
与老二现在都有一位妾室。既然纳了人家,我们也不能现在赶人家出门,这不合适对吧?”
张氏点头,“是不合适。”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老大老二不能再纳妾,但现在的妾室,依然如以前一样。她们侥幸以后有个一儿半女,那是她们后半辈子的倚靠。如若没有,瑚儿琏儿 ,珠儿他们自是要等她们老了以后,担负起养她们的责任,让她们在家里安享晚年。
还有,让老大或者老二问问她们,自己有没有想出府再嫁的意愿。如若有,你们补上一份嫁妆,让她们带着嫁妆离开。
是嫁人也好,是归娘家也好。我们都不过问,以后的日子就靠她们自己过。”
坐在一边的贾赦,丝毫没有插嘴的机会,两个女人说起话就没有停下来过。
“行,我听母亲的。过两天去问问。”张氏只需要问自己这边的就成,贾政去外地做官,带着唯一的妾室去的。
那位扶正是不可能的,但也可能会在这三年的空档期,生下一儿半女做她后半生的依靠。
贾赦蔫头耷脑,不欢喜,欢喜不起来。
心里想着:男人纳妾不是正常的吗?怎么还不许纳妾,连反驳都不准反驳。不,不是不准,是没有给他机会。
想想就觉得以后的日子,不说一片昏暗,至少是阴天,只有偶尔才会有晴天。
唉……
重重的叹气,却没有刷到任何存在感。
家里的老母亲与娘子,正讨论新补充的家规,讨论的热火朝天,他只怕是个工具人。
补充的家规不多,除了成亲十年无子,以外,其余的还有一条,就是准许家中的女子和离。把这件事当做了一件不丢人的事情,纳入了家规中。
别搞成迂腐的书呆子那样,家中后辈中的姑娘只要是理由正当,就可以和离。哪些是正当理由,也一一列举出来。
被洗脑了两年张氏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她觉得:和离不丢人。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一年的时间,好似没有做什么,就悄然溜走。
贾敏头一胎就是生的儿子,现在又怀上了一胎,已经满了三个月。
满三个月才出门,一早上用过早膳就巴巴的回到娘家,身后的丫鬟捧着不少卷轴。
“妹妹来了。”在杨清的院落,张氏早早的就等着贾敏。
“嫂嫂好。”
贾敏身后还有一个一岁多点的小不点林越,小家伙刚刚回走路,一个人扶着墙扶着人走了两三个月,小短腿一踢一踢的走。
白白嫩嫩,长得极好,结合了父母最好看的五官,身材也不错,至少以后个头不会矮。
见过长辈以后,小不点被鸳鸯带着抱去了哥哥姐姐们读书的地方。
这边三位女性,坐在炕上 ,展开画轴,一个个的介绍。转眼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该是给贾政续娶一位妻子。
杨清让贾敏还有张氏都帮忙挑选,这次不限门第,挑选一位贤惠的,知书达理的,可千万不能再挑一位跟王氏那样的混不吝。
武将家庭的,书香门第的,高门大户就别想了,人家的闺女不会下嫁给一位二婚头。
三年的时间,贾赦在地方做了很多实事 ,建设乡村道路,让深山老林的人家整体搬迁到新划分的地方建村生活。
还有水利工程也做在前面,本地人日子也过得好了,教化有功,调任至州府任知州。三年的时间,他边做官边学习,还考了功名,现在也是一名举人。好在上任的地方省份离老家金陵不远,一来一去,花费了一些时间,但也没有太耽搁。
一县县令去继续考功名,不知道让多少看笑话,但被洗脑的贾政不在乎,还是母亲说的对,有了功名,以后前景更宽广,那些闲言碎语算什么。
不被人嫉妒的都是庸才,不被人说的都是埋没在人海中的庸才。
挑选的范围也广了点,那边,随行的妾室生了一女,如今才几个月。
虽然有了两女一子,可家世与前景不错,给他挑选的范围还是有一些的。
贾敏抽出一个卷轴,展开说,“母亲,嫂嫂,这位我要重点说说。十八岁,姓梁,名婉华,早年订过一门亲事,只是男方后来攀上了高枝,退了她。还到处诬蔑她性情差,粗鲁。
婉华妹妹,人其实蛮好,性子直爽开朗,人也漂亮,知书达理。她家兄长与相公是同窗好友,家世嘛,比咱家是差了点。可梁家在前朝时是地方大富之家,经营了两三百年,家中不缺银钱,婉华妹子又是嫡女……”
“先单独放在一边,我找人去私底下查查,瞧瞧梁家姑娘
私底下的品性再决定。”杨清决定让女小鬼们去梁婉华身边潜伏几个月,调查调查再决定。
“嗯。”贾敏没在继续说,郑重的把画卷放在单独的一边。
张氏也拿起来瞧了瞧,表示不认识,只是看画中女子的眉眼,应该不是小肚鸡肠吧,此时还不确定。
张氏只是张罗了两位,见婆婆不是很满意,她也没有要多推荐的意思。
要不是婆婆开口,她是不愿意掺和小叔子续娶的事中。以后两人感情好也就罢了,万一感情不好,她遭受埋怨,那多冤。
毕竟又不是一起长大的,谁百分百知道谁,百分百了解谁?
帮助婆家小叔子找妻子,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能找出来两位,给婆婆参考,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多的不打算再做。
十几幅画卷中,挑出来三位,据说是性格不错的姑娘,年龄都在十八十九岁左右。
年龄上倒是可以,虽然比贾政小了几岁,可相看好以后,就能成亲,刚好贾政年底要回来过年,年底成亲以后就能带着家眷离开。
一起带过去。
时间是刚刚好。
当晚,三位女鬼去到三家“潜伏”在三位姑娘身边。观察一个月就能知道三位姑娘的品性。
梁家
梁家几代人就出了梁崇一位进士,二甲传胪,此时还在翰林院任职。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下半年应该会从翰林院调至六部中的一部任职。
下午,从翰林院回到家中,刚回家,就被父母请到后院。梁母拿出来几张纸,递给梁崇,“崇儿,你瞧瞧,这是我托人寻摸的几位。你找人再打听打听他们的品性。”
梁崇接过纸张一看,写都是对方的名字还有一些家庭背景,没有任何一人是能让他满意的。
“父亲,母亲,小妹的亲事,再等段时间。这些都是乡下小地主,小妹嫁去他们家,也不见得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