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8-29 02:41      字数:7171
  工部太简单了,李显只给他们画一张饼就可以了——扩建长安城,要加个外环,哦,在这个年代应该叫外城,然后……就让他们去画图吧,李显再一点点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说道路要宽啊,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马车也宽了,而且要留出自行车道——李显的自行车终于是开始推广了,然而推广的人不是他,是李轮,这也挺虐的。
  工部那边看了李显的初始设计之后立刻设计之魂燃烧,开始一点点的测算,虽然工部尚书明明知道李显这是在借机拓宽道路为了太平公主的婚礼铺路,他也没办法反对,主持建城这种事情是能青史留名的啊,外城他也是城啊,谁能抵抗这样的诱惑?
  户部那里,李显特别的简单粗暴,你们出不出钱?不出钱我就告诉大家长安的房价上涨就是因为你们不同意工部建外城的结果,而且连天皇都同意了建外城你们还在这里纠缠,等着被骂吧你们!
  舆论战这种事情,李显其实并不在行,没关系啊,有在行的——武后那里可是又不少好手呢,武后也想让女儿的婚礼盛大一些,这并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户部也妥协了,实在是不妥协也不行,真不妥协的话,皇室一家三口从天皇到天后到太子那真是一沓一沓的小鞋送过来,能让他们穿到下辈子还有剩。
  只不过显然他们就算妥协了也不肯让李显好过,好多大臣一致认为既然让太子主婚了,那么《册公主书》就让太子来写吧!
  李显:卧槽!
  这帮家伙果然不是人啊啊啊,你们让一个文采能够拉低当朝平均值的人去写《册公主书》,你们这是恨我还是恨太平啊!
  讲真,整个公主婚礼说得上十分重要的基本上就是册公主,公主受册以及婚前礼比较严肃,而《册公主书》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是随便写的。
  李显当时就要推辞,这玩意真的交给他的话,他就只能自己熬了,是不能找别人代笔的,只是大臣们为了让他写《册公主书》都快把他夸出花来了,然后他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老糊涂了的爹就笑呵呵的让他去写了。
  真是哔了汪了啊!李显内牛满面的开始去找各种资料,《册公主书》严格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公文,而公文都是有他自己的行文顺序的,这好歹也让李显没那么抓瞎。
  之后,李显为了这一份《册公主书》整整煎熬了半个月,其实他也知道让他写这玩意的大臣里面很多都是武后的人,有小部分是想要压制他的老臣们,他们等待李显出错已经等太久了,然而李显他做事没有任何徇私的地方,虽然也犯错却都是小错。
  若是在《册公主书》中犯错的话,依照李治和武后对太平公主的宠爱,必然会斥责太子,这对太子的声望是一大打击。
  要不是因为这个,李显怎么可能憋半个月?好在他发挥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精神,绞尽脑汁终究还是写出了这么一篇《册公主书》。
  《册公主书》只是一个广泛的称呼,到了李显这里这篇文是有它本来的名字的:《册太平公主出降文》。
  《册太平公主出降文》写完之后,李显揣着就去找李治和武后了,到了那里就笑眯眯的表示:“阿爹阿娘,《出降文》已经完成,不过我也不知道写的怎么样,阿爹阿娘文采不凡,所以儿只好来请教您二位啦。”
  武后听了之后微微一笑:“你又偷奸取巧。”
  李显一脸严肃的说道:“事有不决,咨询父母,这是因为阿爹阿娘更有经验啊,怎么能算偷奸取巧呢?在别的地方阿爹阿娘不一样指点我吗?”
  李治笑了笑说道:“拿来我看看。”
  李显连忙将出降文递了上去,李治拿过来丢给武后让武后去念,武后忍不住看了李显一眼——这还叫不会写?
  册公主书一共没多少字,因为有固定格式的,所以首先第一段是说结婚的重要性:先王作则,女子有行,必开汤沐之封,以成肃雍之美。二姓之合,人伦式叙,下嫁之礼,厥惟旧章。
  然后就是说公主的品行、容貌,这一段李显基本上是什么话好就给他妹妹用上了:咨尔平昌公主,性质闲婉,襟灵敏悟,柔顺外彻,和惠内融,禀训公宫,法度彰於懿范;受教师氏,言容顺於壸德。颇闻图史,能习组紃,方遵下嫁之仪,式备亲迎之礼。
  李治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忍不住扩大了,这一段说得很好是没错,然而就跟ps艺术照一样,美则美矣就是不真实,当然在父母兄长的眼里,太平公主的确是当得上这样的称赞,实际上……规矩礼仪什么的,太平公主纵然不会真的去做出格的事情却也不是那么真的非常遵守这些玩意。
  而最后那个叮咛公主恪守妇道的东西,李显是一边吐槽一边写完的:尔其奉公宫之教,和邦族之姻,和可以克家,敬可以行己,载扬夙徽,永作来范。
  这份文书基本上是出乎了李治和武后的预料,他们没想到李显居然真的能写出一篇合乎规范基本上让人挑不出太大错误的《册公主书》,实际上……李显好歹是跟郑玘混了那么多年的,怎么可能这点东西都写不出来呢?当然,某人这点东西一写写半个月这种事情,就让他随风飘逝吧。
  册公主书有一套仪式,公主受册也有一套仪式,这两套仪式之后,才是公主的婚礼。
  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太平公主的婚礼总算是如期举行了,说实话虽然主持婚礼这种事情是对他的肯定,但是他还真不太想再来一次了,幸好他就一个妹妹——穿着全套大礼服婚前礼之后还要主持正婚礼,简直是要逼疯人的节奏。
  可是没办法,谁让唐朝的婚礼虽然延续了古时的形制,但是在正婚礼的时候也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融合了各族婚礼的形制呢?
  只不过李显怎么都没想到,等他累的半死主持完婚礼准备回去报告爹娘的时候,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伙劫匪,公然行刺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有点晚,文里的《册太平公主出降文》因为没有找到原文,所以是兔子东拼西凑弄出来的,以下是参考文献,就不占用正文了:杨天宇: 《仪礼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第811页。
  〔宋〕王溥: 《唐会要》,中华书局, 1955年,第1529页。
  〔宋〕欧阳修: 《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第1250页。
  任爽: 《唐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年,第70页。
  第154章 154
  李显今晚喝的酒不多,为了妹妹的婚礼,他一次性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窖藏白酒,甚至有好多坛都是五年以上的,这个年份不算很很久但是综合一下白酒的出现时间这一批酒大概就是李显手里那些白酒里的珍藏级别了。
  很多嗜酒如命的人今天都喝的很开心,李显作为主婚人和太子没有人敢灌他,但问题就在于他需要应酬的人太多了,他爷爷李世民李二凤同志太能生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哪怕到了如今已经有好多都去世了,基数大人数也不少的,这些都是长辈,哪怕李显是太子也要有礼貌的对待,更何况长公主还都有驸马陪同,这些都是他的姑父,等李显应酬了一圈之后,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好在有人及时送上了解酒的汤品,李显喝着汤忽然想起来,西红柿似乎也是解酒的,只是不知道现在西红柿是在什么地方?
  等婚礼结束之后,有了特赦李显也不用担心犯宵禁,结果出了公主府所在的永兴坊之后,李显正坐在马车上昏昏欲睡,忽然就听到“笃笃”响声,瞬间就清醒过来,然后就听到外面一阵混乱,期间还夹杂着诸如“保护太子”“保护长公主”之类的声音。
  这特么是……遇刺了?李显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虽然电视上经常会演哪个高官显贵遇刺的情节,实际上这种事情在当代是非常少非常少的,第一是武器都有限制的,一般人买不到,第二就是作为首都治安还是有保障的。
  所以遇到这种事情李显的头脑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他的身体却已经反应过来了,他没有贸然下马车,他的马车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中间夹着铁板,不厚,但是对付现在的武器已经够了,除非对方有火药,当然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
  李显安安稳稳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混乱没有贸然出头,从刚刚那个声音上听的话,马车应该是受到了攻击,然而能够越过他的护卫攻击到他的马车,那么只能说明对方用了远程武器,弓还是弩?在这种情况下李显肯定不能贸然出去,万一刚出去就被对方爆头了怎么办?冤不冤?
  最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周围的人都是敌是友,太子在京城遇刺,怎么想怎么觉得诡异好吗?行刺的是谁?政敌?李显虽然觉得自己没有做错过事,也没有因为一己之私陷害过谁,不过也很可能因为太公正而得罪人。
  李显只能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护卫,充分相信东宫十率以及金吾卫的效率。而他们的效率也的确很高,没一会外面的混乱就暂时稳定住了,在这期间李显一直没有说话,弄得外面的人也都心惊胆颤——太子不会挂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卫尉卿郑玘过来朗声说道:“殿下,匪首已诛,还请殿下示下。”
  李显心里骤然松了口气,郑玘开口了就代表着事态已经控制住了,李显这才不慌不忙的从马车上下来,然后就看到身边的护卫半跪在地上呈上来一根箭矢,李显看了一眼问道:“可有伤亡?”
  “伤十五人,亡三人。”回答的依旧是郑玘。
  李显看了他一眼,发现在火光的映衬下郑玘的黑眸明亮,很有一点等下美人的意思,只可惜现在不是他沉溺美色的时候。
  李显点了点头:“卫尉先派人将几位长公主安全送回,之后再来禀报吧。”想了想李显又补充道:“天色已晚,这件事儿就不要惊动天皇天后了,直接来东宫。”
  李显一边说着一边让人给了郑玘一块令牌,这块令牌能够让郑玘自由出入宫门与东宫,但是大明宫内别的地方郑玘就不能去了。
  李显说完看了一眼自己的马车,果不其然发现上面至少有三个箭洞。
  回到东宫之后李显还有时间换个衣服洗个澡,然后就是等着郑玘过来,这中间还有个插曲,李显深夜未归,三郎愣是一直撑着不肯睡非要等他回来亲亲才行——恩,这习惯还是李显给惯出来的。
  没有郑玘陪着,李显没事儿了就每天调戏美正太,三郎已经四岁白白胖胖正是可爱的时候,这孩子虽然在东宫身份比较尴尬,但是到底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种待遇是按照亲王子来的,乖巧听话而又漂亮可爱的宝宝绝对是个大杀器,饶是李显不喜欢孩子也忍不住多多亲近他。
  “叔父!”三郎的小胖爪揉着眼睛就冲李显跑过来,李显抱起他亲了亲他的脸,一路回到了三郎的院子,正好看到白胖子守在三郎的院子里。
  自从李显当上太子之后,跟白胖子玩乐的时间没有了,郑玘也不能来继续欺负白胖子,一时之间白胖子还是挺寂寞的,倒是三郎来了之后跟白胖子玩的挺好,作为一只老虎哄孩子的技能满点,白胖子也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一只了。
  看着三郎睡了之后,李显这才起身来到了正宫坐等郑玘。郑玘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就跟金吾卫将军一起过来汇报情况了。
  李显看到他们之后问道:“伤亡将士的抚恤记得核算清楚。”
  金吾卫将军正巧姓金,名金运,听了之后一脸严肃的说道:“还请殿下放心。”
  “查出是何人所为了吗?”说实话在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显是没抱太大希望的,对方既然来行刺了肯定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可能真的就随便被人看出身份了。
  结果没想到郑玘一脸严肃的说道:“我怀疑是突厥人。”
  李显听了之后顿时大吃一惊:“突厥人?不会吧?”他们都被打残了啊,还有能力来行刺当朝太子?更何况他们行刺太子有什么用啊。
  仿佛知道李显的想法一样,郑玘补充道:“箭上有毒。”
  “是哪个部落的?”李显摸了摸下巴,突厥人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十姓部落也只不过就是一部分,之前打趴下的也不过就是一部分突厥,突厥整体还分西突厥和东突厥呢。
  “还没有查清楚,那些人很干脆利落没有留下活口。”郑玘脸色有些凝重,因为他也想不出为什么那些人会这么做。
  李显有那么一瞬间特别想简单粗暴的表示别管那么多,我们去揍突厥吧,然后才发现他好像被大唐从上到下的暴脾气给传染了,大唐真的就是蛮不讲理的那种,你来打我,我就打你,甚至你不打我,你不听我的话我也打你。
  深吸了口气,李显摆了摆手说道:“慢慢查吧,也不着急,这次不成功他们未必有下次机会了,现在最主要的是查一下内部问题。”
  李显说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他们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敢动手,若是没有人接应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经过多年战争,长安民众对于突厥人都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必然是策划了很长时间。”
  李显说完这句话之后看了看外面说道:“好了,现在宫里可能已经下匙了,两位出宫只怕也不方便,不如就留宿东宫吧。”
  金运听了之后有些奇怪,宫门关了您写道手谕不就行了?太子的手谕这点用还是有的吧?不过看李显那张在灯光之下显得有些高深莫测的脸,金运吞下了所有的疑问,默默的谢了恩,然后就在太子家丞的带领之下去别的院落借宿,至于郑玘,也跟着一起走了,只不过走的路线不太对,走到一半的时候郑玘的领路人就变成了太子家令。
  郑玘在看到太子家令之后就忍不住笑了笑,这还是个熟人,甘柏成,曾经李显的王府长史,在李显升级当太子之后,他依旧做着管家的活,成了太子家令。
  郑玘跟甘柏成一边说话一边被带到了李显住的主院那边,现在太子府的内部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配置,只是多加了一点人而已,信得过的都在李显身边,信不过的都打发到其他地方了,对于郑玘和李显的关系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郑玘过去的时候正好李显在洗澡,于是两个人胆大包天的在东宫来了次鸳鸯浴,等平复下来之后,已经到了后半夜了。
  李显半眯着眼睛趴在郑玘胸膛上问道:“这事儿你怎么看?”
  “我倒是觉得有人想要挑起我们和东突厥那边的战争。”
  这些年来大唐跟西突厥的来往更加频繁一些,西突厥一边跟着大唐混一边反叛其实最主要也是因为不堪重负,大唐的包容性很强没错,不过对于一些人数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大唐要么实行移居同化政策,要么就是驱使那些人去打仗,靺鞨人和突厥人就是大唐对外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突厥扛不住反了李显觉得……咳咳,也挺正常的。
  但是东突厥因为这些年来比较安分守己,并没有跟大唐有太大的摩擦,不过也说不好,东突厥那边明显比西突厥更加团结发展的也更好一点,只不过占据的地理位置一般,所以导致这么多年都不如西突厥,现在看起来……似乎对方有点蠢蠢欲动?
  郑玘和李显没有纠缠这个问题,对于这次行刺两个人都冷静的不行,反正没有确切的证据,有了证据那就直接开打,纠结那么多也没用。
  “天皇最近的身体怎么样?”郑玘忽然问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随便询问皇帝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让李治知道了,郑玘就死定了。
  好在李显对自己住的地方掌控力度还是够的,或者说武后现在还没有能力渗透进来,李治也不会非要时时刻刻控制着自己的儿子,所以李显住的地方还是比较安全,这也是郑玘敢问出口的原因。
  李显叹了口气说道:“不太好。”
  李显也是有点糟心,李治的身体机能已经能够看得出来明显的下降和老化,现在他几乎已经看不到东西,说话动作也十分缓慢,不过脸色看起来还好,但是李显总是觉得很担心。
  郑玘听了之后也没说什么,心里也有些沉重。这一晚上两个人都没怎么睡,第二天一早起来,李显就跑去见李治了,原本今天是休沐日他不用起这么早,不过昨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总要去汇报一下的。
  他是带着郑玘和金运一起过去的,李显到了那里之后,李治已经该知道的都知道的差不多了,金运和郑玘报告了一下,李治倒是很平和,并没有盛怒的样子,只不过他下的命令险些让李显直接跪了。
  李治直接想要派人去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李显当时就不淡定了:“阿爹,现在情况还没有完全搞明白,阿爹不要冲动啊。”
  这种说打就打的霸气,李显觉得这辈子他是没有了。
  李治微微一笑:“已经十分清楚了,不用考虑了。”
  李显瞬间就悟了,李治压根就没想过要什么真正的证据啊,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至于行刺的是不是真的阿史那车薄那边的人呢,谁管呢?如果对方非要个证据的话,他们也未必拿不出来——大唐这么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李显深吸了口气,有些无奈的发现李治做了决定的话,他还真的没办法反对,实际上大家都没给他反对的余地,哪怕是刚刚结束一场战争,对于下一场战争大家也没有任何回避的意思。
  其实李治的想法很简单,他已经察觉出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感觉大限将至,虽然平时大家都喊着万岁什么的,他也没觉得自己能够真正的万岁,所以他想在去见祖宗之前好歹给儿子打下一个太平江山来。
  李显平和有余锐气不足,而且还有武后在,李治担心将来李显登上皇位之后会受到武后的桎梏,到时候想要这么痛快的发兵打突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在商讨之后,李治直接拍板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
  李显在知道之后有些犹豫,裴行俭身体也不是很好,到底是征战一辈子了,李显之前硬扛着不肯扣裴行俭的爵位就是想要让对方安心去养老,现在又把人家拽出来去打仗,太不人道了啊。
  结果不得不说李显有的时候也挺有预见性的,这边刚刚决定好人选,裴家也开始准备了,结果在临行前裴行俭……他死了!
  裴行俭的葬礼自然有相应的规格,李显觉得满心的惆怅,老一辈的将军都已经凋零的不剩什么了,而下一代似乎还没有人能够扛的起来,郑玘倒是挺好,但是郑玘的目标一直都是宰相啊。
  就在这个时候,安西都护府都护王方翼发现有突厥偷袭,然后就带着人打败了阿史那车薄和阿史那咽面,西域那边暂时平稳了下来。
  李治这才放心的带人回到了东都洛阳,依旧留李显在长安见过,郑玘自然也是要跟着走的。而到了洛阳之后,李治又做了一件事情。
  秋七月己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李显在看到这些任命的时候,一瞬间就判断了出来,李治这是彻底将宰相的权利给分化压制了,宰相的人数越多品级越低,皇帝受到的掣肘越少,以前大多都是三省长官兼任宰相,那个时候宰相的权利大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