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第118节
作者:
东边月亮圆 更新:2022-01-31 03:08 字数:2709
小黄耷拉着眼皮,也不是在睡觉,就是上年纪没什么精神而已。
即使是新家这么大的院子,它也没有多少活力可以跑。
苗苗温柔地抚摸着它的脑袋,说:“睡吧,明天见。”
她希望每天都能见,然后慢慢踏上楼梯。
禾儿看着妹妹的背影叹口气,侧过头说:“爸,你咋回事。”
方海还想问呢,说:“你先改口的。”
父女俩居然在这搞“内讧”,赵秀云无奈道:“你们是都不想做坏人,都想让对方做坏人。”
这话说得太直接,禾儿尴尬笑笑说:“我是好姐姐。”
方海心想,我还是好爸爸。
但他对着老大也是,没好气拍她一下说:“边儿去。”
禾儿吐舌头,头发一甩也上楼。
赵秀云看他们俩,觉得这种同盟估计撑不了两天。
好笑说:“惯着吧你就。”
方海就这两个女儿,打小惯得厉害,叹口气说:“现在也来不及改了。”
又说:“等给她们带孩子的,我一定严厉起来。”
赵秀云狐疑地看着他,说:“就你?”
方海大言不惭,说:“当然了。”
心里其实也没多少把握。
不过又说:“反正还有好些年,太早我也不同意。”
他想得多,却不知道小女儿可是连牵手都还不肯的人。
苗苗洗过澡躺在床上,端详着自己的手。
她试图用左手包着右手,但不能完全裹住,那种被周杨握着的安全感压根没有出现。
她心里除开不愿意,也有其它的情绪在,心好像跳得很快,又有种说不出的安定。
她有些迷茫地眨眨眼,两只手又交扣着,感觉跟刚刚也不一样。
她被子蒙头,在床上滚了两圈。
风扇发出轻微的细响,在这样的时候显得格外突出。
苗苗渐渐困顿地闭上眼,第二天对她来说又是新的好日子。
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四处游荡是学生们的生活。
周杨却没有这样的时间,他其实很忙,毕竟得挣钱。
但总能一天抽出那么会,跟苗苗说上那么两句话。
苗苗从小是一个人能玩得很好的人,虽然家里人曾经为这件事很担心,虽然她现在有好几个好朋友,但是对她来说,这种习惯仍旧保持下来。
其实有没有周杨陪着,日子都是照常过。
但周杨不这么觉得,他是惦记着要早点把事业稳定下来。
他现在有好几个小摊子,一是开驾校,固定教练已经有三个;二自行车店,以回收、售卖二手自行车为主;三是运输队,连租带买的车有十辆;四是承包出租车,已经有五辆车。
别看规模都不大,一个月也能挣一两万。
就现在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收入水平,但也要看跟谁比。
他心里其实在偷偷跟高明较劲,这也没什么丢人的,毕竟老方家也就这么两个闺女,要是都嫁人,哪怕外人也会拿他们两个比。
平心而论,现在所有条件加起来,他就是差人家很大一茬,不管是学历还是经济。
但苗苗和姐姐比又不差什么,都是很好的小姑娘。
周杨是深知自己还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主要这几桩生意都很缺人,哪里人不够用就得他自己顶上,加上眼瞅着要开学,他之前报名的进修班也要开课,更是要占掉一部分时间。
但时隔多年,重返校园。
多少还是叫人有些新鲜的。
九月一日,周杨起了个大早。
他前几天已经去领过书和课程表,交过学费。
作为进修班,很多人都是有工作在身,想通过这个拿到本科学历,所以排课上很紧凑,每周只有两天需要上课,一上就是十一节,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堪称“人间地狱”
周杨原来没怎么认真学习过,一看这满满当当的,头都大了。
但选是他自己选的,无论如何也得熬下去。
唯一安慰的,大概是同大和震旦是面对面,他上课的日子可以载着苗苗去学校——用新买的摩托车。
苗苗上学的日子起得都早,吃着早饭听到门铃,拎起书包就往外走。
脚步不紧不慢。
禾儿现在几乎不太当着妹妹的面发表什么看法,只是不冷不热说:“就数他殷勤。”
父女俩的联合小队,已经在半破裂的边缘。
方海看一眼她说:“高明以前五点来等,你怎么不说。”
禾儿无辜睁大眼,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总之说周杨可以,说她对象不行。
赵秀云拍她一下,抬手看时间,说:“人接走了,你们还不走?”
平常其实都是苗苗出门最慢,今天是知道周杨要来接,一家子特意磨磨蹭蹭地等着。
现在人都走了,禾儿背起包也要走。
高明更光明正大一点,现在接人都到客厅来。
两个人时间掐得差不多,自以为走出长辈的视线,就把手牵上。
惹得方海大声说:“她当我瞎的?”
赵秀云都懒得理他,说:“你就瞎能怎么样?”
气不平呗。
方海把空碗筷垒起来,说:“跟谁没媳妇似的。”
又“呸呸”两声说:“才不是他们媳妇。”
赵秀云长舒口气,擦完桌子说:“你合法,你最牛,能走了不?”
方海动作快,摩托车还一骑绝尘。
夫妻俩出门最晚,居然把两个孩子都超过。
他不由得得意道:“还得看我才行。”
赵秀云手在他腰上掐一下,到底没说话。
第111章 宝藏 第二更
周杨这次进修的是汽车专业, 在国内属于比较新。
毕竟现在能开得起车的还没几户,只是具有前瞻性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一行以后有大发展。
周杨就是其中之一。
他学修车其实是野路子出身, 跟着老师傅学的, 很多东西都不规范。
有的零配件, 他还是跟着师傅叫法给起的名字, 其实压根不叫这个。
跟书上很多都对不上, 更别提老师教的。
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 就是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周杨是硬着头皮学, 毕竟他从来也不爱念书。
理论的东西, 多少是枯燥的,但因此也认识不少人。
来学这个,多半是做相关工作的,刘浩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市运输公司的司机, 现在可是份好工作,给单位走南闯北的时候夹带点私货, 没被抢劫的话就能发大财, 还不用自己什么成本, 一年少说是个万元户。
但他老在外面跑, 家里有卧病在床的老娘和年纪不大的弟弟妹妹,心里多少放心不下, 就想着进修一下,这样有机会升职做管理岗。
周杨跟他年纪相仿,两个人上课的时候都凑一块, 又挺有共同话题的。
刘浩是正经全国各地跑过不少运输,四处的人都认识。
他手里也握着好几桩联系方式,都是实打实的好生意, 能签下来的话,他的扬帆运输队一整年就有保证。
谁也不想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地折腾,能有稳定买卖肯定是最好的。
为此,周杨花不少时间跟刘浩套关系。
刘浩也不是蠢人,他没别的诉求,就是想多挣点钱。
毕竟将来做管理是说着好听,但工资是不如四处跑。
两个人见天扯皮,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说的话跟打太极似的,没有一句到实处。
苗苗有一回听见,觉得简直是云里雾里。
她像爸爸,比较直接,平常也最不喜欢跟人家推来让去,背地里跟周杨说:“你们这样说话浪费时间。”
谁不知道是浪费时间呢。
周杨好笑道:“有时候是这样的。”
苗苗皱鼻子说:“做生意就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