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作者:冰早      更新:2022-03-16 21:27      字数:4474
  栽完树之后,地里的玉米秆也晒干了,之前砍倒的时候放在地里晒着,顾君玲帮着背了三天才全背回家。
  等地里的活全做完了,赵二江带着三个儿子几家轮流着检修房顶,把房顶上烂掉的稻草换成今年新下来的稻草。茅草房就是这样,每年都要检修,不然就会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等这一切都做完时天气就切底冷了下来。
  这天吃过早食,君玲约着二弟妹杨氏一起去赶集。镇上是逢一赶集,等于一个月有三天赶集,赶集这天周围的村子的百姓都会带着自家的蔬菜、鸡蛋之类到集上去卖。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往镇上走去。
  “大嫂!你这肚子好像比你怀五郎六郎时还大一些!”
  “是啊!所以今天我除了买些盐之外,就是去医馆看看把把脉,这样我也放心些。”君玲摸摸大得有些异常的肚子道,好在自己每天都坚持炼体,身体比较好没感觉哪里不舒服。“二弟妹今天到镇上准备添些什么啊?”
  “我想去镇上买些布和棉花,也要买些盐,今年托大嫂的福,能给家里一人添一件新衣服。还有家里的棉被也需添一床,五丫大了,现在还跟着我跟他爹睡有些不方便了。”
  “也是啊!五丫挺灵性的,以后二弟妹可要想她的福!”
  “呵呵!那有!那就是笨丫头一个,家里只她一个姑娘,又最小,她哥哥们都让着她。”
  君玲看杨氏笑得合不拢的嘴,就知道她喜欢听别人夸她的小闺女。平时看五丫打扮就知道那小丫头在家一定受宠,不像三弟妹家的的几个丫头,就跟个小白菜似的。特别是七丫,才三岁就跟在三个姐姐后面整天忙个不停,有时君玲看到都特别不忍心。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感觉没有走多久就到镇上了。今天逢集就是不一样,比君玲上次来还要热闹得多,街道两旁都是买东西的。
  君玲想先去看大夫再去买盐,就问杨氏:“二弟妹,我想先去看大夫再去买盐,你是跟我一道走还是自己先去啊?”
  “大嫂,我跟你一起去,我也去瞧瞧大夫,问问看我怎么生了五丫之后好几年都没动静。”
  “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君玲暗想‘你都生了四个了,再过几年都要娶媳妇的人了,还要生娃,实在佩服得紧。’不过杨氏的年纪在现代来说,还是很年轻的,好多二十七岁的姑娘都还没结婚呢。不管君玲心里怎么吐槽,嘴上还是道:“嗯!你跟二弟还年轻,是该看看大夫多生几个的。”
  “大嫂,那我们就去钱大夫家的医馆去看吧!钱大夫家卖的药要便宜一些,听说李大夫家都是有钱人去瞧病的,卖的药可贵了。”
  君玲想着去谁家都没差,就道:“好啊!今天人可真多,我们赶紧去,等一下出来逛逛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买些回家。”
  “好啊!大嫂,我着你走快点哈!”杨氏说完扶着君玲就加快了步子。
  还真是个急性子!君玲看着杨氏扶着自己胳膊的手道:“二弟妹!稍微慢一些也不打紧的。”
  “呵呵!”
  两人没走多久就到了安民堂,走进安民堂看见一个小伙计,站在柜台后面低着头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君玲走到柜台前问道:“小大夫,钱大夫在家吗?”
  “不敢当不敢当,我就是帮着抓药的小伙计。钱大夫在家呢,在后院整理新收的药材。”又指了指柜台旁边专门隔离出来给人看诊的地方道“你们先在这边坐坐,我去后院叫钱大夫去。”说完就跑到后院去了。
  君玲招呼着杨氏“二弟妹,走,我们去旁边坐着等吧。”
  “哦!大嫂,我扶着你过去坐吧!”不等君玲回答,杨氏说完就扶着君玲走到椅子边让君玲坐,而她则站在君玲旁边。
  两人没等多久,君玲就见从里间走出来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夫,这人应该就是钱大夫了,钱大夫走过来就道“让两位夫人就等了。两位夫人谁要看诊啊?”
  顾君玲回道“我们都要看诊。先给我看看吧!”说完就把自己的手伸过去。
  钱大夫把了一会脉道“夫人身子无大碍,就是怀孕早期情绪起伏过大,我给夫人开个方子调理调理就好。还有想必夫人自己应该也知道,夫人怀的不止一个。”
  “那请问钱大夫是几个啊?”顾君玲紧张的问道。
  钱大夫沉默了一会道 “三个!”
  “三个!哎呀!老天爷啊!大嫂你可真厉害!”杨氏在一旁惊呼道。
  “还有就是多胞胎大多都要早产,体质也没有一胎的好,虽夫人的体质比一般人要康健,夫人回去还是要多休息,不要劳累!”
  “谢谢钱大夫了。”顾君玲说完拿着方子准备等杨氏看完诊一起去抓药。
  等杨氏坐下之后,钱大夫就问道 “不知夫人可有哪里不适?”
  “钱大夫您老帮小妇人瞧瞧,小妇人有五六年没开怀了,是不是小妇人身体有啥毛病。”杨氏有些紧张的道。
  钱大夫给杨氏把了一会脉道“夫人当年生产时可是大出血过?后来身子还受过凉也没有好好调理。”
  “是啊!钱大夫,当时生我五丫时还没有到日子,因小妇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提前生产,后又遇到秋收淋了一场雨。钱大夫!可还有得治?”杨氏焦急的问道。
  “夫人不要着急,老夫给你开个方子!吃上一个月先调理调理,一个月之后我再调整方子,如此半年就好。”
  “谢谢钱大夫了!”
  “小事小事!”钱大夫一手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满脸笑容道。
  等小伙计抓完药,顾君玲和杨氏拿着药道完谢就出了药铺。出了药铺没多远杨氏就道“大嫂!这药可真贵!”
  “没事!调理身子要紧。”顾君玲安慰道。“等一下我也要再买点布回去,我没有想到怀的是三个,衣服准备的不够。”顾君玲摸着自己的肚子道。
  “大嫂!你可真有福气!一下子就怀了三,回去告诉爹娘让爹娘高兴高兴!”
  可君玲心里却愁上了,一下子三个可怎么养哦!以现代医疗技术三个都很危险,更别说在这缺衣少药的古代。算了,夫夫不是说自己的身体比一般人健康,应该问题不大!看来以后少不自己在空间里偷偷的加餐了。
  两人沿着街道往前走,路过布衣店时看着人还挺多,君玲就对杨氏道“二弟妹!现在店里人还挺多的,要不我们先去买盐之后再来布店买布?”
  “好啊!大嫂,我没意见!”
  整个小镇成十字型,平时去的杂货铺拐个弯就到了。
  两人还没进到店里,就有小伙计过来招呼,“两位客人需要买点什么?我们小店有新到上等雪花盐不错,两位客需要看看吗?”
  君玲看他如此热情就问道“那雪花盐怎么卖啊?”
  “客人这边来看我们的雪花盐,是不是像雪花一样白?”小伙计引着君玲和杨氏往柜台边走。
  君玲看了看,是挺不错的,虽比不上现代的盐,但品质还是不错的,想着要是不贵就买点。就又问了一次“这盐是不错,但多少银钱一斤?”
  “八十文一斤。”
  “八十文?你这是银子做的么?这么贵?”杨氏瞪着眼惊呼道。
  君玲见杨氏一脸的不敢相信的表情赶紧道“是有些贵,我们都是穷苦人家,没见识过如此的好盐,还是给我们介绍粗盐就好。”
  “夫人,对不起!是小子的不是,小店粗盐有两种,这种细一点的三十文一斤,这种粗一的二十文一斤。”
  君玲对比了一下道:“给我称五斤细一点的这种,麻烦你了。”说完就把手里的布袋递过去。又问杨氏“二弟妹你要买那种?买多少斤?”
  “给我也称细一点,两斤就可以了。”杨氏说完也递给小伙计一个布袋。
  “夫人客气了,小子这就给您二位称,两位夫人稍等。”
  一会儿小伙计就提着称好的盐走过来,把多的那一袋递给君玲道“夫人拿好您的盐,您买的盐是三十文一斤,五斤就是一百五十文。”又把少的那一袋递给杨氏道“夫人您买的是两斤,一斤三十文两斤就是六十文。”
  君玲接过盐从荷包里数了一百五十文铜钱给小伙计,后杨氏也数了六十个铜钱递给小伙计。小伙计接过铜钱数了数道“刚刚好,谢谢两位夫人的惠顾!下次再到小店来。”
  君玲看着眼前十五六岁的小伙计道“好啊!吃完了就来,还给你带客人来,可好?”
  “谢谢夫人!”
  “大嫂!刚刚那小伙计估计是刚来的,以前那个可没这个热情。不过那雪花盐可真白啊!不知道吃起来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除了是咸的还能是什么味道?总归不可能是甜的。”君玲说完轻轻的拍了一下杨氏道。
  “大嫂......”
  “我们快去买布吧!买好布就回去了,我都有些饿了。”
  “那我们快走吧!这会应该人不多了。”
  “好。”
  两人走到布店,这会儿人果然都走了。刚走进去就看见一个利索的妇人过来招呼“两位客人要买点什么?小店新到的棉花,都是今年刚下来的新棉花。”
  “好!让我们看看棉花,要是不错就多买些。”顾君玲回道。
  “好呢!两位这边请!”妇人爽利的应着。
  君玲和杨氏跟着妇人往一旁走去,就见妇人从柜台后面抓了一把棉花出来道“两位客人来看这棉花,是不是又软又暖,不管是做被子还是衣服,保管您冬天暖暖和和的。”
  君玲和杨氏也跟着摸了摸,感觉是很不错,君玲就问道“这棉花多少银钱一斤?”
  “两百文一斤。您要几斤?”
  还没等君玲回话,就见杨氏拉了拉君玲的衣服轻声道“大嫂!这棉花也太贵了!”君玲轻轻拍了拍杨氏的手道“没事!”又问女掌柜“这棉花价钱有些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或者有没有便宜一些的棉花?”
  “有到是有,就是有些脏了。要是两位不嫌弃我这就去拿,两位稍等一下,在后院我去去就来。”说完就转身往后院去了,不一会儿就见女掌柜提着一个大布袋出来。
  “两位客人来看,这袋棉花也是新棉花,就是在运回的途中不小心沾了些泥水脏了,要是两位客人看得中,给你们一百五十文一斤。”
  “大嫂!我觉得可以。就是我要不了这么多,我要十斤就差不多了。”杨氏轻声道。
  “二弟妹要是不嫌弃那就买吧!多的我要了就行了。”君玲回道。
  “掌柜的,我们都要了,称一下有多少斤。”君玲对女掌柜道。
  “好呢!”又对着后院喊了一声“小柜子出来帮两位夫人称一下棉花有多少斤。”
  “....来了!”
  就见从后院出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伙计,一手拿着一根扁担,一手拿着一杆称。小伙计和女掌柜两人合力很快就称出来了,“两位夫人您看,旺旺的十五斤半。”
  “掌柜的,这袋我们全要了,你在给我们便宜一些,我还要再买些棉布。”君玲看着女掌柜道。
  “两位夫人,我就收了一个成本价,没赚两位一文铜钱。”女掌柜道。看见君玲微微笑着看着她,她又道“这样吧!那半斤就当添头送给两位夫人了。”
  “那再送我们一袋碎布头可行?”君玲道。
  女掌柜咬牙道“行!两位夫人以后可要多多照顾小店。夫人买布是要做外衫还是里衣?”
  “给肚子里的小孩子做衣服。”君玲回道。
  女掌柜从靠墙的柜台上拿下一匹蓝色的细棉布道“夫人!您看这匹细棉布怎么样?您摸摸!多软和!”
  君玲和杨氏也跟着摸了摸,杨氏惊呼道:“大嫂,这布摸着可真舒服!”
  “掌柜的,这布怎么卖?”君玲问道。
  “本来是卖七十二文一尺,给夫人算七十文一尺,可好?”
  君玲道“可以,那掌柜的量量这匹布还剩多少,我都要了。”抬头看见柜台上还有其他的麻布,葛布,又问杨氏“二弟妹!你要买那种布?”
  “掌柜的,你这葛布、麻布多少钱一匹?”杨氏问道。
  女掌柜指着柜台上的布介绍道:“这种厚一些的葛布二百八十文一匹,这种薄一些的二百四十文一匹。这种厚一些的麻布二百四十文一匹,这种薄一些的麻布二百一十文一匹。夫人您要那一种?”
  杨氏挨个摸了一遍道“要两匹厚一些的麻布,一匹藏青色,一匹墨绿色。”又指着柜台上带碎花的棉布道“再要五尺带花的棉布,给我五丫也做一件新衣服。”
  君玲也要了一匹藏青色的厚葛布。可能是两人买得多,最后女掌柜又给君玲和杨氏又送了一袋碎布头。可别小看这碎布头,这可是纳鞋底的好材料,平时都是论斤卖的,很多时候都买不到的,今天掌柜的送了两袋,可是撞了大运了。两人一人一袋,回去挑挑能做十多双鞋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