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34.《新民报》创刊号
作者:
七上八下 更新:2022-07-20 23:41 字数:2483
临近五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虽是清晨,此刻的平阳郡城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只要是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支起了一个木制流动摊位,上面写着「售报处」叁个字。
大街小巷还有许多孩童于人群中窜来窜去,嘴里唱着同一首奇怪歌谣。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
对不起,放错了。
如果在唱有穿越者,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孩子们唱的分明是地球上的《卖报歌》。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两个铜板就买一份报……”
没错,元槿筹备已久「新民报社」,旗下第一份报纸《新民报》创刊号今日终于发售了。
她找来那么多小朋友学唱《卖报歌》,为的就是用神曲洗脑群众,把报纸创办消息传播出去。
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要小看神曲的力量,它的洗脑能力就像音乐届的狗皮膏药,越是不想听,旋律在脑子里就越挥之不去。
所以,现在整个平阳郡都知道了《新民报》发售的消息,也会唱这首《卖报歌》
元槿很早就想做一份属于共和国的报纸,虽然这个世界并没有报纸,但好在有活字印刷,在她召集人马,聘请了一些热爱文学的读书人入职报社,花了一周时间排版定稿,审核过初版后就吩咐下去印刷了。
至于为什么需要报纸,主要是起到一种宣传和控制舆论的作用,以后有什么面对民众的消息都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很快,一沓沓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被工作人员运过来放在流动报摊上,为了节约成本,《新民报》目前是以周刊形式发售。
“报纸是什么新奇玩意儿?”
报摊四周早已围得人山人海,有人踌躇不前问,小绿豆眼充满好奇。
“两个铜板一份,你买份不就知道了。”售报员乐呵呵说。
两个铜板对现在生活富足的平阳郡居民来说不过是零花钱而已,哪怕看不懂,买回去垫桌脚也行啊。
会识字的读书人已经花了两个铜板将报纸拿在手里,大声朗读给还没脱盲的群众听。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新民。」
——《一代人》作者:顾先生
这是《新民报》创刊号的头版引言,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两句却刊登在报纸最显眼的位置。
“这也能叫诗?”
在场已经有学子嗤之以鼻,这不是大白话吗?不讲格律,没有韵脚平仄,也配叫诗?
“黄兄此言差矣,此诗乍一看不知所谓,其实蕴含深刻的道理。”
一年轻文人摇着折扇含笑道,眼里透露着懂王的智慧。
“何以见得?”
又有路人挤了过来,都想听听这位文人有什么高论。
“诸位都曾被大楚压迫,还要时刻担心起义军进城屠戮,这样饥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难道还不算黑夜吗?”
“可是,哪怕身在黑夜,总有人心怀大义!”
讲到此,李姓文人正襟危坐。
“若不是首领来到我平阳郡,引导我等走上光明之路,此刻诸位只怕还处在黑暗之中!”
“茫茫黑夜,顾先生做此诗为的就是希望我等永远记住,哪怕是寻常百姓,也要身处黑暗,心向光明。”
“一代人指的便是天下人,我和你,还有诸位。”
李姓文人说得慷慨激昂,引起一片欢呼,有读书人开始重新咀嚼这首诗的含义,越想越觉得此诗立意深远。
“敢问李兄,新民又是什么?”
这位李姓文人其实是元槿找来的“托”,实际也是新民报社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付那些抬杠的。
只见李兄表情顿时严肃,对首领府邸方向遥遥一拜。
“新民自然是我平阳一直推崇的民主共和了。”
众人听后也是一脸尊敬,纷纷朝首领府邸方向拜去,拜完催促读书人继续朗读报纸下面的内容,接下来是一首长诗。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作者:闻教授
“看不懂,有没有仁兄为我等讲解一番。”
众人皆是一脸迷茫的表情,古人第一次接触现代诗,看不懂也在情理之中,为了方便百姓理解,元槿还贴心的在每首诗下面加上了个人赏析。
细心的读书人已经发现了这首《死水》下面标注的诗词注释,他激动的大声念出来。
「“死水”比喻了在帝国主义压迫统治下黑暗腐败的大楚皇朝,“绝望”二字是作者在控诉这个无可救药的乱世现状,巧妙传达了作者对大楚皇朝以及“嗜血人屠”薛忘这类反动军阀的咬牙切齿之恨,整首诗充满浓浓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憎恶,以及对新世界到来的热烈期盼之情。」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死水》真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好诗!
很多读书人却是没想到原来诗词也可以这样写,白话成诗,真是奇也怪哉,虽然直白,却句句直击人心。
为了丰富报纸内容,《新民报》也是接受群众投稿的,元槿也没想到这几首诗会影响平阳郡之后开启一波诗词改革新浪潮。
更有人惊呼“闻教授真乃吾知己也!”,恨不得立马找到对方结交一番,可惜他们只能跟闻教授神交了。
元槿之前在誓师大会上有关共和的演讲经过润色也刊登在了《新民报》创刊号上。
当读书人朗读完这篇关于共和的论述后,在场众人全都默然无语,内心出了惊涛骇浪,更多的是憧憬,憧憬共和实现的美好明天。
“民主,自由,平等,原来这就是共和!”
有学子神情激动当场大吼,无论是谁都早已受够大楚皇朝的残暴压迫,如果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谁还甘愿成为封建帝制下的牺牲品呢?
“欲救大楚,唯有兴民权,改民主!”
几位年轻的学子搬来桌子踩在上面呼喊,围过来看热闹的路人越来越多,已经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也有人怒斥此番言论是妖言惑众,欲改共和,必将亡国!
国家怎可没有皇帝?自古以来皇帝就是手握无上权力的存在,哪怕朝代更迭,也只是换个人当皇帝而已,从未有人想过没有皇帝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更加无法接受共和理论的是部分阶级受益者,毕竟晚清时期还有“保皇派”呢。
也许,未来大楚皇朝的“革命派”与“保皇派”还会持续一场很长的思想斗争。
元槿深知,必须要唤醒民众觉悟,刮骨疗毒,才可能彻底推翻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所以她对《新民报》创刊号内容非常重视,还在结尾处刊登了一段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准则。